10月30日,为增强“低碳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新生对优秀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实践的深刻理解,我院组织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活动,带领部分师生一行赴信发集团开展实地调研和项目对接。

参访第一站来到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在纪华主任的带领下,师生们依次参观了草莓玻璃智能温室大棚、樱桃智慧温控大棚及鲈鱼循环水养殖车间。了解了草莓种植区运用工业碳捕集技术,将二氧化碳输送至温室,实现“以碳促农”的创新模式;认识了以工业固废再生材料建造的樱桃温室墙体,感受资源再利用的绿色成果;并在鲈鱼养殖区学习了“水陆循环”体系,养殖废水经净化再用于果蔬灌溉,构建起“鱼—果—肥”生态闭环。



随后,调研团一行来到信发集团工业园,看到了集团先后投资近14.8亿建设的智能化双折返式卸煤系统,超低排放指标的发电厂,直观感受企业在源头减污、过程控尘中的技术创新。信发工作人员围绕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详细展示并介绍了集团的环保建材、有色金属等一系列产品。

实地参观结束后,双方在信发集团会议中心召开了座谈交流会。集团环资部部长、宣传部长、后勤部部长、碳资产管理中心主任等人员参加了本次座谈,详细介绍了信发集团发展历程,重点回顾了集团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的转型过程。随后双方就合作内容展开深度交流。
此次参访对我院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低碳领域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师生通过实地走访信发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切身感受到企业在循环经济构建、碳资产管理及绿色制造转型等方面的前沿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生动案例,也为双方协议中的合作内容做出了实质性的推动。
本次调研行之后,同学们纷纷撰写了活动感受。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社会实践调研不仅拉近了研究生新生与产业一线的距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将学术研究扎根于中国大地的种子。通过实地走访与面对面访谈,原本抽象的“双碳”目标被具象为企业车间里的余热回收系统、工业反哺的智慧农业大棚、碳资产交易后台跳动的数据;书本中的循环经济理论,也化作铝电联产中废渣变建材的真实链条。这种“调研+访谈”的沉浸式学习,促使同学们跳出文献与课堂,在真实场景中辨识问题、提炼课题,理解政策落地的复杂性与企业转型的现实逻辑。作为科研的起点,这种对国情、企情的深切体察,正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一步——唯有真正读懂中国大地上的发展脉动,才能让学术研究回应时代之问,让青春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学生调研感悟
罗珺文:
10月30日,我带着“工业怎么反哺农业?”的疑惑,来信发集团调研。
在农业园区,我们分别参观了三层立体种植的玻璃温室草莓大棚,春季和冬季的智慧樱桃大棚,以及屋顶光伏助力的鲈鱼养殖场;通过解说员的介绍我了解到,企业通过碳捕集回收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供农产品进行光合作用,用屋顶光伏助力循环水处理技术来保证鲈鱼肉质的鲜嫩,同时,鲈鱼产生的粪便又用于樱桃的肥料。企业秉持“工业反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理念,工业废物资源转化为农业上的可使用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小循环。
在工业园区,我见到了一个智能化双折卸煤系统,倒煤时通过纳米水珠吸附粉尘;在标着“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厂房里近距离了解生产电解铝的循环体系,甚至被室外冒着白色水雾的冷却塔的高大外形所震撼,企业实现全封闭式储料和密封管道运输,让我感受到企业为了不污染环境对每个工业生产环节的严格把控。
这次企业调研让我意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只是向外界树立形象那么简单,而是严格落在生产流程中每个环节的技术创新和绿色治理,同时,企业的绿色转型不仅能推动技术创新,还能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
张皓翔:
本次调研让我了解到:信发集团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2016年就开始绿色低碳化转型,充分利用主产业的剩余产能,不断开拓发展,通过延链补链,构造了独特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该企业视野长远,紧紧跟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优秀人民企业!本次调研让我受益匪浅。
高燕:
访谈中,环境资源部部长曹总带我们回顾了信发集团的发展历史。从最开始的发电厂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现在的信发集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很多困难。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企业难以在国内市场得到原材料,他们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最终成为国内第一家用上氧化铝的民营企业。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从扩大生产规模到技术创新、低碳减排,正是信发集团不断响应国家号召,不忘人民,才能取得如今的成绩。
刘治理:
环保不是制约,而是推动发展的新引擎!这次信发之行,让我真正懂得了“绿色发展从不是牺牲效益的被动妥协,而是立足资源循环的主动革新”。信发集团以技术创新为纽带,让工业固废、废气、废水变废为宝,用系统思维打通工农壁垒,真正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这里的每一项技术应用、每一条循环链路,都在印证绿色与发展可以双向奔赴。循环经济不仅是发展模式的转变,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责任与担当。
李家辉:
走进信发集团,我深感震撼。信发以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工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秸秆、枯枝等废料经科学转化反哺农业,实现零排放与高效益共赢;四季樱桃、大棚养殖、高密度鲈鱼等项目打破季节与市场限制,实现错峰上市与高价营收,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了收益,展现出科技与生态并进的新格局。信发集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发展、融合共生”的高质量产业新范本,坚守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徐甜:
走进信发集团,我对工厂的旧有认知被完全打破。目之所及是远超预期的洁净环境,是高效运转的自动化生产线,更是循环经济理念从蓝图变为现实的生动实践。而集团深耕 “工农融合”、助力家乡发展的深厚情怀,更让我深受触动。在这里,“环保不是经济发展的约束,而是重要推动力” 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冯思哲:
步入信发集团,打破了我对传统工业难以转型的认知。玻璃温室里立体种植的草莓、工业废料做成砌块建成的大棚里智能控温下的四季樱桃与利用工业余热废水养殖的鲈鱼……信发集团成功做到了“工农互补”的循环经济新模式 。工业园区的参观也让我深刻感知到,没有废料,只有未被利用的资源,更让我看到了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无限可能。
上一条:我院举办国际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训中心揭牌暨可持续发展报告应用实践培训班开班仪式 下一条: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走进“气候变化政策评估”课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