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走进“气候变化政策评估”课堂

来源:发布日期:2025-10-26浏览:

2025年10月25日,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的资深模型分析师宋曼娇和刘晶宁受邀走进学院“气候变化政策评估”课堂。以能源政策模拟模型(EPS)为核心,开展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教学活动,为同学们搭建起政策分析工具与气候变化研究实践之间的桥梁。

课堂上,宋曼娇首先围绕 EPS 模型的核心架构与功能模块展开系统讲解。结合模型呈现的内容,重点拆解了模型在交通、建筑、电力供应、工业四大核心领域的测算逻辑与政策映射关系。理论讲解结束后,进入实操环节。结合实际场景,同学们通过参数调整对模拟结果的敏感性等问题积极提问。宋曼娇逐一耐心解答并通过 “问题引导 + 实时演示” 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突破操作难点,深化对模型逻辑的理解。

最后,基于课堂所学,同学们完成了 “某区域 2030 年碳排放减排政策组合模拟” 的课堂作业。在成果展示环节,同学们分别上台讲解方案设计思路、模型参数设置依据及模拟结论,课堂氛围热烈。随后,授课老师王震与宋曼娇共同对同学们的作业进行点评。既肯定了各小组在政策逻辑梳理、模型工具运用上的亮点,也针对部分小组在参数设定合理性、情景对比维度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模型工具如何更好服务于政策决策”。

此次,“EPS 模型进课堂”打破了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将专业政策模拟工具直接引入教学实践。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 EPS 模型这一重要的气候变化政策评估工具,更培养了同学们运用量化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参与课程的同学表示,通过亲手操作模型,对气候变化政策的 “落地效果” 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未来,学院将持续把教学模式创新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进一步支持授课教师拓展多元化授课方式。既鼓励教师结合学科前沿引入更多像 EPS 模型这样的专业实践工具,打造 “理论讲解 + 工具实操 + 案例分析” 的沉浸式课堂。同时,也将推动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联合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搭建实践教学合作平台,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创新、专业工具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与支持。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场景、优化教学内容,切实赋能学生成长,提升学生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领域培养更多兼具学术素养与实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条:学院组织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活动:深入探访信发“工农双循环”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 下一条:我院青年教师靳书默在《Technovation》发表学术论文

关闭

返回原图
/